类型测评与特质测评的本质区别

作为一个(准)测评专家,你不仅需要了解星座、血型之类的传统方法,还要看看各种各样更加科学的测评工具,至少要知道有这么些名字。当然如果还知道这些测评工具的关系和区别,那就更牛了。


本文将为你呈现常见的测评工具的类别区分,虽然不会深入就某一个工具进行分析,但是了解他们的关系,已经足可以让你在碰到它们时有一个正确的判断。


首先是这么多工具,究竟可以分成哪些类型?
总体来说,所有测评工具按照测评内容的差别,可以分为三种类型:最佳表现类,典型行为类和心理状态类。


一、最佳表现类测评工具,用来评估个人在某一方面的高度。这类测评工具常常会测量智商、专业知识、岗位知识。这些测评的内容是“不能不会装会的,除非靠运气蒙对”,比如瑞文推理测验、英语四六级考试、岗位专业知识考试等等。


二、心理状态类测评工具,用来衡量个人在某一个阶段的状态。这类工具会测量个人在某一些特定情境和特定阶段的心理状态,如敬业度、满意度、投入度等等。这些测评内容常常会很快地发生变化,比如你今天还在为公司提供给你的报酬太低而感到满腹牢骚,那么明天加薪50%你就会喜笑颜开了。


三、典型行为类测评工具,用来衡量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行为风格。这类测评工具关注的领域最为广泛,比如外向还是内向,关注于事还是关注于人,喜不喜欢加班等等。这些工具常常非常流行,比如PDP、MBTI、DISC、Hogan、OPQ、CPI等。还有一些诸如九型、星座、血型也可以勉强归于此类。


然后这些复杂的个性测评工具如何区分?
个性差异会决定一个人70%的行为差异和职业发展,因此大量的研究和应用会关注这些领域。众多的这些工具究竟有什么区别?
简单来说,这些工具总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类:一类叫类型理论,一类叫特质理论,两者的比较如下:

只有了解不同工具的差异才可能更好地使用工具,错误地使用工具不如不用!


最后说说会有哪些错误的使用方法?
1,使用工具来替代人的决策,任何工具都有误差,就像任何人都会犯错一样,因此好的做法应当是发挥各自的优势,而不是用一个来替换另一个。
2,使用类型理论工具来选人,这种做法包括看星座、血型、属相这样明显不靠谱的,以及使用DISC、PDP、MBTI这样看似靠谱其实也不靠谱的。
3,想要既简单又准确的工具,人的行为是复杂的,必须要放在特定的情境下加以考虑,动脑经去分析人的诸多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