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导者别这样用人

前年写了一篇文章,《这些奇葩领导,你不值得拥有》(链接跳转),讲了六种糟糕的领导者(地雷型、吹饼型、海鸥型、晓明型、真理型、笑面型),深得部分(幸好而非全部)读者的共鸣。但话说回来,绝大多数的领导者,可能都没有那么糟糕,要是被你碰上了,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太好,赶紧换个领导。


更多的领导者,还是期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,既能成就组织,也能成就团队,最终可以成就自我。如果一个领导者能够成功避免成为“六种奇葩”中的一种,依然会有很多不良管理的习惯和行为,会阻碍自己实现这样的目标。本文算是《奇葩》一文的下篇,总结了一些不错的领导者也会在用人中犯的几类错误,供读者参考借鉴。不同的领导者在这些错误上也许程度不同,但多少都会有一些:


第一类:求全责备,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“始乱终弃”。
第二类:好为人师,喜欢改变他人,并自信地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他人。
第三类:拉帮结派,团结同事是正常的,但在团队内形成了山头却很致命。
第四类:道德洁癖,组织不应该考验人的人性,而是要约束人的人性。
第五类:妒贤嫉能,怨恨和嫉妒才能比自己更出众者,永远成不了大业。


错误一:求全责备
绝大多数的领导者都逃脱不了的第一个错误,就是对人的求全责备。


大部分领导者都很优秀,因此经常会低估问题的难度,认为其他人应该也像自己一样强,且常常对下属提出不切实际的高要求。如果我们用完美的标准来要求他人,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被批的体无完肤。我们从理念上都非常能接受“人无完人”的理念,但是在实际管理团队时,却总是会盯着下属的缺点不放。


这种对人的过高要求,如果缺乏较强的识人能力,领导者就会出现“始乱终弃”的情况:一开始他可能会觉得某个人特别好,什么都很好,尤其喜欢,而随着接触增多,他慢慢发现这个人身上也有很多不足之处,但自己却又不能接受下属的这种不完美,所以在对待下属的态度上常常发生“180大转弯”。


没有下属喜欢被“始乱终弃”,也没有下属在时刻考虑包装自己的完美形象的同时,还能保持对工作任务的高度专注。所以领导者要避免这种错误,关键在于看到人是不完美的,接受他人的缺点,对人切不可过于苛刻。


错误二:好为人师
第二种错误,算是对第一种错误的延续,就是特别喜欢而且自信可以改变他人。


在发现下属的不足后,除了“始乱终弃”的选择,还有一些领导者会燃烧其“发展他人”的驱动力,特别渴望通过自己的批评、反馈、辅导,帮助下属改变他们的短板。这种出发点是优秀领导者的特质,但是事与愿违的是,人的改变并没有我们意想的那么快。


我印象很深刻前些年有个电视剧叫《人民的名义》,剧中反派之一的高玉良,多次对另一个不得善终的反派祁同伟提出了工作的批评和要求,但后者几乎从未将这些要求付诸实践过,反而是一条道走到黑,搞的越来越离谱。这背后的原因并非高玉良说的不清楚或者没有道理,而在于他忽视了祁同伟的内在个性的稳定性。后者对权利的欲望、对自己观念的固执、铤而走险的作风、对他人利益的漠视,都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的。而高玉良却错误地认为批评几次、教育几次就能使自己的学生发生改变,最后酿成的苦酒只有自己喝了。


我们通过CPI测评统计,发现大部分领导者都是高效能性+高敏感性+高影响性的特点,也就是非常自信自己能了解他人的想法并说服改变他人。但我们要建议领导者要适当降低自己对改变他人的信心,人们的知识技能经验是容易变化的,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却不然。领导者要避免“好为人师”的错误,有三个建议:第一是不要选错人,尤其是底层特质和价值观一定要严把关,第二是用制度和文化约束好人的欲望,第三则是长期坚持对发展人才的投入。


错误三:拉帮结派
有一个管理理论叫“领导者-成员交换理论”,是指领导者由于下属贡献、个人喜好等原因会区别对待下属,并形成不同互动关系的圈子:交换关系好的会被领导者看做“圈内成员”,而交换关系不好的会被领导者看做“圈外成员”。这种理论是一种对现状的描述,但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领导力状态。


没有太多领导者能够抗拒这种诱惑,就是喜欢花更多时间精力跟聊得来的下属互动。就算是我认为领导力卓绝的北大校长蔡元培,虽能兼容并蓄促进百花齐放,也难免更喜欢跟新文化运动的主力教授们亲近。


没有人想成为圈外人,对下属的区别对待,如果在组织或团队里造成了明显的对立和分裂,必然会导致团队效能的降低,甚至是人才的流失。


还有一些领导者醉心于权术,在下属之间制造矛盾,使之不能团结起来威胁自己,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拉帮结派。这些领导者在不同的圈里来回跳跃,本质上是对自己的无能和领导力匮乏的补充。


一个领导者如果想要避免拉帮结派,就应该立即停止如下这些行为:向一些团队成员评价另一些团队成员的不足;只与部分成员保持工作外的接触;与一些成员发展出不同寻常的依赖关系等。


错误四:道德洁癖
拥有道德洁癖者,本身并不一定是个贤人,只是由于缺乏安全感,比较以自我为中心,并且有一定的受害者心理,因此期望周围的人,尤其是自己的下属能经得起考验,对得起自己。


道德洁癖者并不会要求下属能力超强,但是尤其会关注对方是否忠诚、慷慨、为了自己做出牺牲,绝不背叛。我们不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,但任何一个领导者周围不可能全都是这样的人。


如果一个下属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而离职,就被他的领导视为背叛;或者一个下属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他的领导争执,而被视为不知顾全大局;再或者一个下属拒绝额外无偿的努力,便被贴上不懂得感恩的标签,这些领导就有明显的道德洁癖。


道德洁癖的发作,最容易以道德绑架的形式出现,通过把自己放在付出者和受害者的位置,把对方贬为“道德沦丧”,来赢得舆论的同情,占据道德的高点。有的领导者,会故意露出破绽,来考验下属的道德品质,看对方是否会贪污、是否会背叛、是否会篡位……。


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绝对道德的人,一个不以自我为中心的领导者,不应该以考验人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,而是应该以约束人性并释放人性作为工作的重点。避免道德洁癖只用记住一句话:“好人可以做坏事,坏人也可以做好事”。


错误五:妒贤嫉能
妒贤嫉能这个词,出自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项羽妒贤嫉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。”项羽肯定不是第一个,也不是最后一个妒贤嫉能的人,但是从他的结局,我们却可以借鉴这种行为的危害。


社会的进步,需要“长江后浪推前浪”,而一个组织和团队的进步,也需要“一代更比一代强”。很多领导者之所以妒贤嫉能,是因为担心下属超过自己会阻碍自己的发展,所以故意刁难、雪藏、逼走有才华的下属。但这样做并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,也不能把事情做更好,反而让自己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和限制。没有人可以抗拒进步的力量,如果一个领导者有意或无意地阻碍了组织或团队的成长,那么他就必然会被进步的车轮所碾压。


如果有一位心胸豁达的领导,即使他的能力有限,但是为组织培养发展了很多层级比自己高的人才,组织会愿意损失这样一位领导么?如果在与优秀人才的良性互动中,他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能不断进步,那么相比另妒贤嫉能者,他也许会取得远超过自己能力水平的成就。


怨恨和嫉妒才能比自己出众者,永远成不了大业。就像一个工匠大师所说,“如果我的徒弟都无法超越我,我还教这个徒弟有什么意义呢”。要避免妒贤嫉能,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,切不可追求高于自己的德行和能力的位置,否则必然就会扭曲个人的心灵;然后需要的是不断的学习和进步,多顺应时代和市场的潮流,而不是抗拒进步和变化。


领导者的自我反思
用人失败并不新鲜,历代王朝均由人而兴,也由人而亡。不管是尸位素餐还是中饱私囊,功高震主还是自以为是,总有很多人是失败的。这种失败的结果小则个人殒命,大则社稷危亡。


纵观组织内部的用人,失败的现象也俯拾皆是。用人失败是被用之人的失败?还是用人之人的失败?我觉得是两者皆有,但主要是用人之人的失败!


领导者用人能力的提升,首先绝非是如何识人的问题,而是首先自知的挑战,有两个原因:1是如本文和《奇葩》一文所述,这些用人失败的问题,大都是领导者自身的问题,如果领导者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,而一味把用人失败的问题归结于选人不对,那么就是对事实的惘闻,因为永远没有一个完美的候选人。第二个原因是,一个自我尚且认识不清的领导者,也不可能建立起很强的识人能力,也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优势,更不可能有效地促进下属的成长。


领导者的自我认知,并非表面知识技能经验的自我认知,而是对内在底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觉醒。有关这方面内容,可以参考阅读前期文章:
《 “觉醒年代”,职场人必知的三层模型》
《成长力觉醒》
《追求职场幸福的觉醒》
《发挥优势?还是弥补短板》
《真正的成长,去自我中心》